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电厂危险废物治理与处置的政策、技术与实践。通过对电厂危险废物的定义、特点、来源等背景信息的介绍,引出了对于危险废物治理与处置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实践层面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电厂危险废物的治理和处置,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这一领域的内容和方法。
正文:
一、政策层面
1.危废处理法律法规
危险废物是指因其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特殊属性,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废物。在中国,危险废物的管理规定主要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制定和实施。2005年颁布的《危险废物名录》(GB 5085.3-2007)对危险废物的分类和编码进行了明确,为危废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此后,环保部陆续出台了多个管理办法和规定,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环发〔2010〕85号)、《危险废物运输管理规定》(国道运〔2011〕39号) 等,强化了危险废物的管理,保障了环境和人民的安全。
2.电厂危废管理政策
电力行业是危险废物的主要产生行业之一。 2018年,国家能源局联合环保部下发《关于加强电力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意见》(国能环规〔2018〕17号) ,对电厂危险废物的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各环节的责任和要求,促进了电厂危废管理工作的落实。
3.国际危废管理政策
电力行业是全球能源消费量的大头,尤其在新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全球化的趋势,国际危废管理政策也愈发重视。例如,欧盟委员会于2018年7月发布的《欧盟对危险废物的管理》(Regulation (EC) No 1013/2006)中规定了欧盟内危险废物的跨国转移的相关条款,通过落实进口、出口和中转环节的质量审核,保护受影响国家的人民和环境安全。
二、技术层面
1.电厂危废减量化技术
危废减量化是降低危废产生量和危险性的重要手段。电厂危废减量化技术主要包括:
(1)煤矸石危废化利:利用煤矿企业产生的废渣石、水渣、化渣、尾矸石、煤渣石等危险废物,开发小气囊技术将其固定在原地,达到危险废物减量化效果。
(2)污泥危废减量化:通过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技术,将电厂污泥转化为建筑材料、肥料等资源性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泥的产生,达到了循环经济的目的。
(3)固废资源化利用:电厂中的许多副产物和废料都可以被利用,例如矿渣、石膏、锅炉灰等。通过固体废弃物的归集、分拣和处置,可以将其转化为资源,实现“废为宝”的理念。
2.危废处理技术
电厂危废处理技术包括危险废物的分类、分离、运输、处理等环节。采用合适的废物去除技术和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废物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常用的危废处理技术包括热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等,同时考虑到具体废物的特性,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实现危废资源化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3.危废安全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是电厂危废治理的最终目的。安全处置应当严格遵守危险废物的分级管理和处理流程,根据危废的特点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置技术,确保危险废物从收集到处理的全过程中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目前常见的危险废物安全处置技术包括岩石填埋、高温焚烧、热解、气化等。
三、实践层面
1.实现危废减量化的措施
实现危废减量化,除了技术层面上的支持,还需要企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
(1)开展危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和方法的研究,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处置技术。
(2)新投资项目应当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废弃物产生、分布等特性,设计和选型适合的处理方案。
(3)加强对危废管理环节的监管力度,注重源头减量,尽量避免废弃物的产生。
2.危险废物处理企业的角色
危废处理企业在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危废处理企业应该具备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专业设备,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体系,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和处置方案,确保废物处置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同时也对新技术、新方法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危废治理的技术进步。
3.巴洛仕危废技术在电厂中的应用
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专注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于电厂危险废物治理与处置,为电厂提供了可靠、高效、安全的废物处理技术和解决方案。
结论:
本文详细阐述了电厂危险废物治理与处置的政策、技术和实践。我们应该倍加注意危险废物的产生和处理,避免因此造成环境破坏和健康危害。政策层面的规制、技术层面的支持、实践层面的努力都是危废治理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也期待着巴洛仕危废技术在电厂中的更广泛应用,为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