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一家危废证企业被查处,涉案金额过亿元!此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危废行业的发展与环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次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危废证企业被查处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建议以促进危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背景介绍
危废证企业是指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据统计,我国在2019年底,已有13.5万家危废证企业。危废证企业在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危废证企业也面临着许多困境,如资金压力大、技术设备水平不高、监管缺失等。这些困境已经成为危废行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事件影响分析
1.危废行业的环境影响
此次事件的发生,对危废行业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危废企业处置危险废物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以保证废物处置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但由于技术设备的昂贵价格以及运营和维护的成本,有些危废企业在技术设备上缺乏投入,难以达到行业标准。此次被查处的危废证企业在危废处理过程中,未遵守规范标准,对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无人监管和制约,这类企业的行为难以想象。
2.危废行业的社会影响
危废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其重要性和贡献不容小觑。但是,如果危废企业不能符合环保要求,严重污染环境,将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损害公众利益,引发公众不满和对社会治理的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危废行业的发展和其他相关行业的信誉。
3.危废证企业自身的影响
此次被查处的危废证企业为全国知名大型企业,此次事件将对其品牌形象产生不良影响,进一步可能导致企业未来的经营困难,从而直接影响到员工的生计、社会的稳定、股东的利益等。
三、问题剖析
1.监管不严
危废行业的监管机制是危废行业能否健康运营的关键。然而,危废行业的监管存在不足,即“三统一”与“四公开”不全面与不严格,许多危废企业存在耍“心眼”,打“擦边球”的情况。这是导致危废企业违规操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2.企业内部管理存在缺陷
一些危废证企业存在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管理人员对危废行业不了解、不关心,只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收益。一些企业为了赚取利润,将危险废物投入普通垃圾中,也有企业将危险废物通过非法渠道投入外环境,权衡利益的结果,安全和环保被牺牲。
3.行业标准不够高
危废行业,一方面面临着政策环境宽松,缺乏监管和规范;另一方面,从技术水平方面,危废企业的处理能力仍然有所欠缺。当前危废处理行业,处置技术的收费标准明显低于企业的投入,企业难以获得合理的收益。为此,行业标准的制定和监管缺乏原则,为危废证企业寻求更大的利润空间提供了机会。
四、解决建议
1.加强危废行业监管力度
强化危废行业监管,完善“三统一”与“四公开”等管理制度和标准,使危废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不再疏于环保,而是积极履行环境责任。完善监督检查体系,严格执法,对违规和犯罪行为重拳出击。建立行业信用体系,加强对诚信企业的奖励和宣传。
2.提升企业技术设备水平
危废行业治理的关键是技术设备的优化升级。政府应出台支持危废企业技术改造的相关政策,扶持企业升级技术,提高处置效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形成“危废减量化、资源化和可持续化”的循环发展模式。
3.加强危险废物分类管理
加强对危险废物分类的管理,完善技术操作规范和排放标准,减少二次污染。建立全国危险废物处置数据共享平台,规范危废处置及处置标准,依法维护大环境,保障人民健康。
4.积极推广新型危废处理技术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危废处理的问题,政府应积极推广新型危废处理技术。在新技术应用方面,可以考虑优化技术和设备、提升废物资源利用效益、完善危险废物监管。
结论:
危废行业是综合性的产业,是国家环保事业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企业自身发展和环保责任的关键所在。危废证企业被查处,涉案金额过亿元!正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体现了危废行业的一些问题。在危废行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以环保为重,提升技术装备,完善管理和规范。同时,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危废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巴洛仕集团专注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