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危废二次签收是危险废物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容易引起风险的环节。本文以“危废二次签收:影响产生的风险与应对策略”为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包括法律法规背景、危废二次签收可能产生的风险、应对策略及危废管理技术现状。通过对这些方面的探讨,指出危废二次签收的风险和管理技术的改进方向,强化危废管理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正文:
一、法律法规背景
危废二次签收是指初级处置环节完成后,危险废物经过包装、标识、保存等必要的步骤后,由接受方返运回去二次处置的过程。我国对于危废二次签收的管理有着严格的法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必须持有危废经营许可证,在遵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危废处理;另一方面,细化了危废处置过程中的责任方、处理方式、监督和管理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二、危废二次签收可能产生的风险
(一)返程过程的交通运输风险。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以低价运输危废,而所选的运输企业可能存在无资质、无保险、车辆押金少等情况,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责任难以认定,给企业和环境带来了潜在风险。
(二)返程处理的环境风险。危废二次签收引起的最大环境风险在于污染和泄漏问题。某些固体、废酸、废液等处理不当会导致地下水、土壤、大气等方面的严重污染和环境破坏。同时,二次处理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某些有害物质和副产物,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三)返程处理的健康风险。危废处理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性主要体现在其剧烈的腐蚀性、毒性、易燃性、易爆性、放射性等方面。如果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意外或者不当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都会存在极大的危险。
三、应对策略
(一)加强企业管理。首先,加强对于运输企业的审核和监管,避免使用假证和无资质的三无企业进行运输。其次,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危废处理管理体系,实施井然有序的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的清单记录、追溯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废处理中出现的问题。
(二)提高技术水平。危废处理技术的提高将有助于减少环境和健康风险。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危废行业技术领先企业,如巴洛仕集团,专注于危废减量化、化工危废现场减量、污泥危废减量化、固废资源化利用、危废回收利用、残留化学品处理、化工厂拆除回收等领域,致力于提供一流的危废管理技术和服务,减少危废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三)加强监管和执法。应该建立完善的危废管理监管体系,加大危废处理的监管力度,加强对于危废行业违法现象的执法力度,对于危废处理过程中出现不规范、不安全的行为予以严格制裁。
四、危废管理技术现状
目前国内外在危废处理技术上已有较多的研究和应用。在化工危废处理技术上,采用综合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土壤修复技术以及物化处理与长效修复技术等方法,对化工废水、废气、废渣等废物进行处理,有效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果。在固体危废处置中,除了传统的焚烧和填埋方法外,也出现了地下固废资源化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以及高温气体化等新型处理技术,具有更好的环保性和经济性。
结论:
本文以“危废二次签收:影响产生的风险与应对策略”为主题,深入分析危废二次签收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应对策略。在危废管理技术方面,提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加强监管和执法等建议。通过这些建议,可以强化危废管理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实现危废的最小化、零废弃、资源化。在管理实践中应该不断探索创新,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